栏目分类

你的位置:BitCone中文网 > Audius中文网 > “好了,你不要再说了”

“好了,你不要再说了”

发布日期:2025-01-04 11:57    点击次数:51
作者:Remii 来源:微信公众号: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(ID:psyonline) 或许有这样一个时刻,你的朋友很难过,找你倾诉,可是无论你再怎么安慰,ta都无法走出难过的情绪。最后,ta向你留下了一句:“害,你不懂。” 或许还有这样一个时刻,你的朋友向你寻求建议,可是无论你提供了多少方法,ta都没有采纳任何一个。最后,ta向你留下了一句:“我都试过了,不行的。” 听完这些话,你不知道ta有没有走出郁结,但反正……你的心里莫名有了一团火。可是你发现,这竟然是你生活中的常态。 其实,这正是因为你们不知不觉中进入了“隐藏沟通”的通道里。 01 隐藏沟通的定义 从沟通分析的理论来看,人格有三个组成部分——父母自我(P)、成人自我(A)和儿童自我(C)。 【了解三种自我】 用不同的自我状态与他人互动,则会形成三种不同的沟通类型:互补沟通、交错沟通和隐藏沟通。 互补沟通,就是甲乙双方进行沟通时,都有相同的自我状态沟通。 交错沟通则是沟通互动中的自我状态出现交错,造成对话的中断,比如甲以成人自我状态面向乙的成人自我状态进行沟通,但是乙却以ta的父母自我状态回应甲的儿童自我状态,随即便产生了交错。 而隐藏沟通,即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时,说的话与ta实际想表达的意思不同,通俗来说,就是“话中有话”。这种沟通包含有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面,有意识即沟通者想通过委婉的方式来暗示对方某些事情,无意识即沟通者是不经意间说出这些话,可以称之为“习惯”,也可以称之为“潜意识”。 隐藏沟通是一种复杂的沟通,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但也是最伤人的沟通模式,这也就是为什么,你总是会因朋友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某些话而感到难过。 02 隐藏沟通的常见类型 和解决方法 ①  “是的,但是” 角色:无助者,建议者。 建议者:你为什么不这样做呢? 无助者:你说的对,但是...... 当苦恼的朋友(无助者)没办好一件事,向你(建议者)寻求弥补的方法时,你掏心掏肺地把你能想到的办法都告诉ta,但ta没有采纳任何一个方法,反而在最后跟你说:“我都试过了,不行的。”这种情况下,你们就是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了这种类型的隐藏沟通里。 为什么会这样呢?   很多人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会进入一个“It's not my fault”的状态,习惯性地会去想办法证明自己,不希望别人误会自己。   所以,当别人给ta建议时,ta听到的可能却是“你为什么不试试呢”。ta会感觉建议者是在指责自己,因此在潜意识中便开始防御起来,下意识想通过言语挫败那个指责ta的人,向对方传达,这件事没做好的缘故不是我自己,“不是我的错”。 倘若你作为建议者遇到这种情况时,你可以尝试说:“那你现在是怎么想的呢?”把这个话题再丢回去,如果此时对方依然强烈地表示自己毫无头绪,你便可以用缓和的语气告诉ta你的建议。 如果对方说了他的想法,那么你可以说:“哦,这个方法好像不错!我之前都没想过。”当你说出这句话时,你把自己放在更低的位置,让对方觉得,针对ta负责的事,ta比你懂得更多,你也想听听ta的想法。那这时对方也就从一个认为这事已经没办法弥补的角色,慢慢转变回对事情负责的角色。 ②  “我真的很糟糕” 角色:迫害者、受害者、控诉者、知己。 如果你的朋友(受害者/控诉者)负责的工作没做好,可能是因甲方(迫害者)要求很高,一直不给ta通过,这时来找你(知己)诉说。 ▼你们的对话或许是这样的▼ ta:“我真的很糟糕,这个项目做了好久,结果还是没做好。” 你:“这也不能怪你,你做的已经很不错了,可能是甲方要求太高了。” ta:“可是同样的甲方,别人能做好,我却没做好,我果然是很糟糕啊。” 你:“尽力就好,至少我们努力了,慢慢进步呀!” ta还是说:“已经很努力了都没做好,别人感觉都没怎么费力,果然还是我太糟糕了。” 在这个情景中,你不断地安慰ta,ta却还是像一个无底洞一样,完全恢复不了,反而一直控诉着:“我很糟糕,我真的很糟糕。” 为什么会这样呢? 其实是因为,当ta处于控诉者的时候,ta需要的其实只是你(知己)给ta的源源不断的正能量,并不是真的认为自己真的非常糟糕。倘若ta用“我也没有很糟糕”这句话终止了这个话题,那么ta就会有一种负担——ta会害怕你(知己)认为对他的安慰是在浪费时间。当然,这种情况下,ta会在潜意识中忘记自己一直不断地倾诉,才会真正消耗你(知己)的时间。 这个时候,真正的受害者,其实是你,也就是所谓的“当别人的垃圾桶”。因为你作为朋友不仅要聆听倾诉者的“悲惨”故事,还要一直给正能量反馈。 倘若你作为知己遇到这种情况时,你可以尝试在安慰对方一会儿后给对方推一些平时ta喜欢的东西、视频等转移ta的注意力。在你作为ta的正能量提供者的情况下,用其他东西代替你的身份,学会停止话题,不要顺着倾诉者的话题继续下去。 ③  “我已经很努力了” 角色:诉求者,假性诉求者,助人者。 你作为项目负责人,团队里的成员A效率不高、进度很慢,另一名成员B害怕进度太慢,帮做事很慢的A做了很多事。 但B又觉得有些不公平,为什么自己要帮别人做自己本该不需要做的事呢? 因此B(诉求者)来找你(助人者)帮忙,指导一下做事很慢的A(假性诉求者)。但不管怎么指导和帮助他,A依然进度很慢,且可能还会很无辜地表示:“我按照你说的做了,已经很努力地试过了,只是还是不会。” 最后,B可能还是害怕项目出太大损失需要负责,继续帮助A做事,甚至于你作为负责人也与这个成员共同接过帮助A的担子。 为什么会这样呢? 因为成员A的诉求是假性诉求,并不是真的想改变。A感受到了别人的帮助,身上就对于这个项目没有太大的责任感,因为A知道最后无论如何,都有人帮自己兜底。 倘若你作为助人者遇到这种情况时,你要明白自己需要改变的是那个诉求者B,而不是假性诉求者A。作为团队负责人,你应该告诉B再也不能帮A做了,并且坚定地指出即使有损失,也不能帮A做了。出了损失,出了问题,由A负责。 只有这样你才能让那个缺少责任感的A感受到压迫,不再有“有人帮我兜底”的底气,因此A在害怕自己需要弥补损失时,才会真心想去改变。 ④  “好的” 角色:假性诉求者、助人者 这个情境有点像我们介绍的第一个“是的,但是”情境。只不过,这个情境中的假性求助者,说完是的后,不会说但是。 假设你是个老师,你的一个学生(假性诉求者)来找你(助人者)帮助解决问题。你为ta提供了一个建议后,ta会乖巧地回答说:“好的。”然后按照你的建议去做。但过了一段时间后,ta又来找你寻求帮助,且ta所问的两次问题几乎是同一类问题。于是,你又给了ta一个和上次类似的建议,然后不断循环往复…… 为什么会这样呢? 这个和前面 “我已经很努力了”的情境也很相似,都是因为假性诉求者其实在内心深处并没有想真的解决这个问题。 又或者说,ta只想在短期内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,不愿意自己主动去探索,ta可能认为就算想不到方法,也有人会帮ta想,那么ta就会产生一种依赖性。 倘若你作为助人者遇到这种情况时,学会停止,不要继续回答ta的问题。你可以尝试跟ta说:“我以前跟你说过,你仔细想想我以前说了什么?”如果ta表示想不起来问题,那你就尝试反问他:“你是怎么想的呢?你准备怎么做?” 总之,就是要跳出总是担任助人者这个循环,让假性求助者学会真正的自主思考。 ⑤  “我只是想帮你” 角色:诉求者、助人者 假设你(诉求者)去找你的朋友(助人者)寻求帮助,ta非常乐于为你提供建议,但其实你只是出现了一个小问题,甚至只是想小小吐槽而已,ta却给你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大段话。 而当你表现出有一点不耐烦的时候,ta或许会委屈地说:“我只是想帮你。” 为什么会这样呢? 作为助人者时的ta其实是在享受帮助人的快乐,因为ta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,也能感受到自己的能力——“我真厉害呀,可以帮助朋友解决大问题”。因此,ta为了让他人和自我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,就会尽可能地“滔滔不绝”地帮助你。 倘若你作为诉求者遇到这种情况时,一定要在ta第一次说出建议后及时说出:“谢谢你,我明白了。”如果ta依然执迷不悟地为你解释,你可以继续回复:“好的,太谢谢你了,我先去试一下。” 沟通不仅仅是“讲道理”,也是一门“艺术”,学会跳出隐藏沟通,打破局面吧! -END- 编辑 | Remii 排版 | Duuuer 审核 | 桃子 图片 | _kang_han_   参考文献: [1]《人间游戏:人际关系心理学》,【美】艾瑞克·伯恩 著,刘玎 译,中国轻工业出版社,2016. [2]《人生脚本》,【美】艾瑞克·伯恩 著,刘玎 译,中国轻工业出版社,2016. [3]《今日ta:人际沟通分析新论》,【美】艾恩·斯图尔特、范恩·琼斯 著,田宝、张思雪、田盈雪 译,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社,2017. 《心理学原理》,【美】威廉·詹姆斯 著,唐钺 译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3. [4] 郝琦,赵丽霞.如何提升沟通能力——ta沟通分析的方法[J].天津市教科院学报,2011(05):41-43. [5] 知乎:6个,人间游戏;6个,破局之法 作者简介:Remii,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(ID:psyonline),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本校同学咨询预约方式: 石牌校区(020-85213819或020-85216115); 大学城校区(020-39310202) 南海校区 (0757-86687169);汕尾校区(0660-3808525).

上一篇:AI赋能下的折叠屏进化 星Galaxy Z Fold6用户体验全面升级|ai|智能手机|折叠屏手机|三星galaxy
下一篇: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和著作(2011-2015年)